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淺談化妝品不適…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淺談化妝品不適

這幾天在動容網中(http://bbs.drreportcn.com/forum.php),看到許多人在反應使用化妝品後發生了不適之反應,輕則皮膚紅、癢及刺激,嚴重者皮膚起疹子、嚴重發炎及腫脹。



根據許多的研究統計,化妝品中有三大成分是高風險的致敏源,分別是香料(包含精油及花水、花精,包含天然與非天然)、色料(包含天然與非天然)及防腐劑(包含天然與非天然)。當然會引起皮膚有不良反應的成分還有多種,只是無法一一舉例(例如:蛋白質原料、植物萃取液、各種油性成份及人工合成藥物...等),每一種成份都有引起皮膚不適的可能及嫌疑。有時候看起來幾個個別看起來並不會引起皮膚刺激性的成份,經過混合後也可能會發生皮膚不適的症狀。

網路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資料,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搜尋找到一些人家統計,來看看哪些化妝品成份是容易引起皮膚,當然這樣的資訊是可以參考參考的,只是世事無絕對,有時候並不是人人都會發生反應。

由於為了突顯商品特色或滿足消費者心態,很多化妝品中會添加了很多很多成份,有些時候這樣的商品反而高風險的商品,這是因為當很多成份混合後,到底會變成什麼?有沒有害?這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敢保證...

皮膚在有異物入侵後,會產生紅腫熱的原因,是因為人體啟動了自我保護的防禦機制,這時受侵害的部位會想要消滅這些不好的物質,從簡單的角度來看,此時體內會加大血流速度想要快點清除掉這些物質(也因為如此才會有發生全身性反應的機率),局部會有升溫的機制想要殺死有害物質(當然也有另一個原因是免疫反應後的副作用)。當然這類的免疫問題不是由我來說,因為我也沒那麼利害,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請教專業人員或參考人體生理學。

以目前的科技來說,單一成份的致敏性或安全性,都有一定的評估機制及管理制度,但是在化妝品成品方面就難了,要進行這樣的實驗,如果不是國際型的大企業或大集團,大致上根本沒有辦法每一種產品在上市之前就做相關的實驗與評估,這是因為要花很多錢。況且從商業的角度來看,該產品會不會熱銷都不知道了,萬一只賣個半年就要退出市場下架,根本不符合公司商業利益,所以能免則免了。

那麼消費者使用化妝品就只能碰運氣了嗎?
老實說!其實還真的是這樣,除了前面說的,商品組成複雜、廠商沒能力作及商業利益考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每個人會過敏排斥的成因不明,可能大家都不會發生的狀況,就偏偏發生在自己身上了。
再來是,一般消費者根本沒有辦法只透過商品外的成份組成表來評估該商品是否會讓自己發生皮膚不適的狀況,也沒有辦法自己在家裡建立實驗室來評估化妝品的安全性,同時也可能沒有專業的背景條件。

那麼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商品,消費者就只能自求多福嗎?
當然不是!面對市面上那麼多商品消費者是可以降低使用風險的,首先商品的外包裝必須要有完整清楚的標示,最重要的是代理商與製造商是必須讓你可以聯絡得到的資訊,商品用途不誇大效果,全成份標示,清楚的製造日期及保存期限,保存方法及特殊產品是否有警語?(如:添加果酸之商品)...,這只是初步用來判斷是否為合法廠家所生產的商品而已。

拿到產品後,別急著往臉上塗抹,也別急著往手臂上測試其安全性,要做的是,先看看是否有商品使用說明書?看看廠家是否有交代注意事項?就我長期的經驗發現,有一半的消費者是不看說明書的...

為什麼要看說明書?這是因為有些美白商品或除皺商品,會在配方中使用一些具有角質代謝促進作用的成份(如:果酸、水楊酸...等),這類的成份可能再使用的過程中會有刺激感、發紅、發癢及脫屑脫皮的現象,這類的現象都屬於在使用時的正常反應。

再開始使用之前,請先保留買購買發票或相關證明及包裝,全臉使用前,請先局部使用(如:手上臂內側或耳後部位),請先在此部位使用幾天,觀察是否會引起皮膚不適?同時就算引起皮膚不適時,也不會因此而影響工作作息,或造成臉部大面積的受傷。

最後,無論是在測試期間或正式使用後,一旦發生使用後皮膚產生不適的症狀時,那絕對不是在排毒,而是皮膚在跟你抗議說它不舒服,請立刻使用清水輕輕清洗移除,並停用該商品,跟該商品公司聯繫,辦理退貨。

皮膚會過敏的成因複雜,很難釐清是誰的問題,因此我認為廠商應該幫忙消費者辦理退貨。但我不認為廠商就應該擔負賠償責任,就如同吃海鮮發生過敏,不應該要求餐廳賠償一樣。當然如果是因為本生產品品質瑕疵或惡意添加偽禁藥品,所造成的傷害或消費者權益受損,廠商自然不可推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