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脂肪酸(Fatty Acid)與脂肪醇(Fatty Alcohol)不是乳化劑 不要再亂傳了





脂肪酸(Fatty Acid)與脂肪醇(Fatty Alcohol)不是乳化劑
不要再亂傳了
很多網路文章或化妝品成份解說的網站會提供化妝品原料的中文說明,但是往往這些內容都會有小錯誤,導致一堆不明白的人一直轉貼引用...


其中很常見的錯誤就是把脂肪酸(Fatty Acid)與脂肪醇(Fatty Alcohol)的說明寫上是乳化劑...
這種錯誤甚至是知名的網站CosDNA化妝品便利資訊網(http://www.cosdna.com/cht/)都發生這大錯誤

CosDNA裡寫
Cetanol
(1-hexadecanol, Palmityl Alcohol, Hexadecyl Alcohol, Palmitoryl Alcohol, C16 Alcohol, Cetyl Alcohol) 鯨蠟醇棕櫚醇十六醇, 16鯨腊醇

界面活性劑、乳化劑、綢化劑,來自於棕櫚、椰子樹之脂肪醇,白色結晶粉末,常使用於面霜、洗髮乳等產品[1]

由於其刺激性之考量,不宜經常使用於臉部肌膚接觸性產品中,拒絕指數為 3/5(越高越不好),面皰發生性為5/5(越高越不好)[2]

[1]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
[2] 張麗卿,『優質保養品選擇策略』,聯經出版社,2003/07/10


Stearyl Alcohol  (1-Octadecanol) 十八烷醇十八醇硬脂醇

乳化劑、潤滑劑、稠化劑,由 Stearic Acid 精練而得,呈白色粒狀或片狀個體,非水溶性,可溶於酒精,被廣泛採用於潤滑劑、樹脂、香精及化妝品中,並常用於洗髮、潤髮產品中。
無護膚效能,且有刺激皮膚之可能。

CosDNA上的內容根本就是在胡說八道...
雖然脂肪醇有一端是親水的OH基,但是因為結構小,與水的結合能力不足,因此根本不具有乳化功能,只能說:這樣的材料比較容易跟水性環境相處在一起。

CosDNA裡引用註明參考資料來自張麗卿老師的著作『優質保養品選擇策略』,我雖然沒有這本書,但我有另一本張老師的著作﹤化粧品製造實務﹥,在這本書中的第34頁中,清楚的寫明是乳化的助劑,根本就沒說它是乳化劑,這相差很多好嗎?

還有人說寶拉的書裡也這樣說,我前往寶拉的官網查看(http://www.paulaschoice.com.tw/tpl/learn-09-2.php?se1=4)還真的是這樣寫...

Cetyl Alcohol(鯨蠟醇):一種脂肪醇,作為增稠劑、乳化劑、滑潤劑和其他成分的載體,可以從椰子脂肪醇製造而來,也可以人工合成,和其他標準酒精(醇類)不同,並不會造成皮膚刺激。

但是,對Stearyl Alcohol(硬脂醇)的說明又不同了...

Stearyl Alcohol(硬脂醇):一種脂肪醇,可以作為增稠劑,並且可以保持產品中各成分的穩定。另見fatty alcohols

寶拉官網對Cetyl Alcohol的解釋基本上沒錯,但是說是乳化劑,這就是亂寫了,我想可能是翻譯的錯誤,把助乳化劑翻譯成乳化劑了。

如果16個碳的Cetyl Alcohol可以當乳化劑,那為什麼18個碳的Stearyl Alcohol卻不行?

另外寶拉官網上對fatty acid(脂肪酸)的解釋也有錯誤(http://www.paulaschoice.com.tw/tpl/learn-09-2.php?se1=9
fatty acid(脂肪酸):存在於動物性及植物性油脂的物質,脂肪酸包括三酸甘油脂、硬脂醇和磷脂質,它們主要作為化妝品中的滑潤劑和增稠劑,如果和甘油加在一起,它們還可以成為清潔劑,脂肪酸是一種皮膚的天然成分,是皮膚最外層物質的一部分,可以減少皮膚受到氧化性的傷害 (出處: Free Radical Research, April 2002, pages 471-477; and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May 2002, pages, 794-804),脂肪酸還可以補充細胞間質的保水成分。另見 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s
 最扯的就是這一段
﹤如果和甘油加在一起,它們還可以成為清潔劑﹥
最好把脂肪酸跟甘油加在一起就可以當清潔劑,真不知道這段是怎麼生出來的,亂寫一通。
  
正確的是:脂肪酸+鹼﹦肥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