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再批網路亂七八糟文(1)

再批網路亂七八糟文(1

原文內容是藍色字體
我的看法是紅色字體

鑑定化妝品好壞?!

潔面乳:
1.有淡淡的清香,擠在手上應該是水乳交融,沒有油膩感的。
2.用火燒,把洗面乳放入勺內,用火燒,如果濺油,就不是好的洗面乳,如果越燒越像牛奶一樣,說明是好的洗面乳。
3.pH試紙來試試就知道了,直接把它擠到試紙上你就會知道了

首先要跟大家來簡單的說明一下,何為潔面乳?
潔面乳顧名思義是一種可以用來清潔皮膚的商品,既然稱為那就表示外觀看起來有牛奶的感覺,或者有乳液的感覺,既然是清潔乳,不管是用化學界面活性劑所調配,還是利用皂化得來的配方,通通都是具有界面活性劑的功能,所以能清潔皮膚。

(如果不清楚的人,請參閱:界面活性劑(二)http://tw.myblog.yahoo.com/cosmetic-5047/article?mid=6436&prev=6535&next=6416&l=f&fid=9

    如前面所說的外觀特性,當然擠出來或倒出來,就是個乳狀物的狀態,所以就是水乳交融的樣子,如果寫這篇的作者可以拿出外觀像乳狀的洗劑,卻不是水乳交融的樣子的商品時,我肯定的說:「那就是油水分離,壞掉了,或者是遮光劑已沉澱。」,那將不是可以列為評斷標準的樣品,因此就別瞎忙了。至於油膩膩感的問題,這個部份我覺得很奇怪?難道他是直接拿純的非離型的界面活性劑來用嗎?油膩膩的觸感,應該不可能會發生,因為洗面乳本身就是非常親水的狀態,也經由水的稀釋過,因此絕對不會有此現象產生。

把洗面乳倒入勺子中,用火燒,如果濺油,就不是好的洗面乳?
這對洗面乳很冤枉吧!勺子裡的洗面乳能擠多少?況且洗面乳的相轉溫度不高大約在45開始就會產生溶化的變化,直接拿火在下面燒,別說是洗面乳,放塊豬肉在上面都能煎出油來了,當然洗面乳也會沸騰啊!加上洗面乳如果是皂化的配方時,裡面所含的油脂應該都已經被皂化完了,整個結構已經改變,所以更不可能會濺出油來,越用火燒它,也絕不會越像牛奶,而是水份會被燒乾,然後燒焦,最後就會把勺子燒紅,在一直燒下去可能就會把房子燒了,所以我要告訴大家,好的洗面乳絕對不是燒出來的。(我真的很想知道那個測試的人當初是不是空手抓勺子來燒?)

pH試紙來試只能知道商品的pH值而已,這與品質無關,材料不同,本來就會有不同的特性。

況且到現在也沒有人或研究可以證明pH 5.5的洗劑配方,對皮膚會比較好,這一點我必須特別說明,況且皂化的配方,那它原本的pH值就會比較高,會是鹼性的,如果硬是調成pH 5.5,我保證它會壞給大家看。

化妝水:
1.用力搖,搖完之後看泡泡。
a.泡泡很少,說明營養成分少。
b.泡泡多但是大,說明含有水楊酸。水楊酸潔膚的效果較好,但刺激性大易過敏。
c.泡泡很多很細,而且很快就消失了,說明含酒精。不要長期的使用,容易傷害皮膚的保護膜。
d.泡泡細膩豐富,有厚厚的一層,而且經久不消,那就是好的水。
2.質量好的無酒精味。不好的使用時有清涼感,聞起來有些酒精味。
3.一般化妝水都有顔色,若儲存地點不當,經常受陽光的照射或存放時間過久,顔色會變淡。
4.爽膚水的瓶子是非透明的,絕對不要買。因為無法鑒別。

用力搖化粧水之後所產生泡泡的現象,更是在胡扯,首先營養成份多少根本與泡泡無關,也不知道作者從何參考得來?但是化粧水裡添加的成份中還有一些蛋白質的成份或植物萃取液裡含有皂苷的化合物,或具有天然界面活性劑之特性的成份,或加入了界面活性劑,或者加入了增稠劑時,都是會有起泡泡的現象,只能用這樣的猜測,除非拿去化驗分析(用儀器啊~絕不是自己在家用看的來測試。),否則只有配方的設計者才能知道為什麼會起泡?

(消泡劑:

水楊酸會產生泡泡?泡泡多但是大?=>虎爛,水楊酸根本不具起泡的能力。

泡泡很多很細,而且很快就消失了,說明含酒精?=>還是虎爛,酒精也是不具起泡的能力,不信的人拿藥用酒精來搖看看吧!不然用50㏄的水+50㏄的酒精,自己在家慢慢搖吧!

泡泡細膩豐富,有厚厚的一層,而且經久不消,那就是好的水?=>會有起泡泡的現象,只能猜想裡面含有起泡能力的成份而已,按作者的看法,我有個好建議!洗衣粉泡來當化粧水如何?不然洗髮精?沐浴乳?也是不錯的選擇。

是有部份的化妝水可能為了功能的訴求,或者配方溶解的目的,會使用酒精,但絕對不是所有的化妝水都含有酒精,也不是在使用起來有稍微涼涼的感覺時,就是含有酒精,有種東西叫薄荷,大家應該知道吧!添加一點點就會有涼涼的感覺,甚至有相關的薄荷衍生材料是具有薄荷的涼感,卻無薄荷的氣味。

化妝水有顔色,經常受陽光的照射或存放時間過久,顔色會變淡,那是因為顏色本來就是個能量,等到能量消耗完了,自然就是退色變色,是很正常的事,顏色變了,就代表有效期限到了或是變質,理論上應該退回廠商。

爽膚水的瓶子是非透明的,絕對不要買。因為無法鑒別。=>國際上可沒規定爽膚水一定要用透明的瓶子來裝。

乳液:
1.聞味道。好的產品成分純淨,不需要濃重的香料來壓抑產品異味。
2.一杯清水,把乳液倒進水裏一點點,如果浮在水上邊,證明裏邊含油石酯。晃一晃,水變成了乳白色,證明了裏邊含乳化劑,這樣的化妝品是不好的。如果倒在水裏,乳液下沈到底部,證明不含油石酯,這樣的是可以用的。油石酯會傷害皮膚,造成皮膚乾燥缺水,因為他是堵塞毛孔的主要原因,久而久之,毛孔會越來越大。

聞味道。好的產品成分純淨,不需要濃重的香料來壓抑產品異味?
商品裡添加香味有時只是想提升品質直感或是單純的方便顧客區分,沒錯是有些成份的天然氣味本來就不是很好聞,或比較重,因此必須添加香味來遮蓋,用是否添加香味來評斷東西好壞是非常不客觀的。

愚蠢的一杯清水的測試法還真多人拿來加以發揚光大,真是夠了。
參考下列網址吧:
網路上流傳關於化妝品的文章
膏霜:
1.放一點在普通勺裏,拿火燒,直到完全燒盡,如果有黑色殘渣,那是各種添加劑,越多證明添加劑越多,然後放一根棉芯在勺裏,把棉芯點著,你會看到那個水會冒黑煙,這樣的產品也是不好的。
2.保濕的產品,很多都是礦物油製成的,你把他們塗到紙上,過一會把多餘的擦掉,如果保濕的話紙就會起皺的,如果是礦物油所制的話你就會發現那是透明的!
3.你也可以拿產品擠放到鐵制的調羹上,然後下面有火來加熱,如果含有礦物油的話那油就會冒出來的!

真的是看不懂1.的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燒完有黑黑的東西,只能證明有碳的元素,以前國小或國中的時候做過燒花生的實驗吧!回想一下,當時的花生是不是燒過之後,變成黑黑的一顆東西,因此燒過之後會有黑黑的殘留物或者是黑煙,不能給產品証明些什麼,有沒有含有重金屬、色料、人工合成物、或其它物質,都是必須使用化學分析的技術及儀器來實驗。

保濕產品誰規定就一定非要用礦物油不可?就算是礦物油,誰又能大聲說那一定是不安全的?把保濕商品塗在紙上,紙張會皺,跟不皺,也不能代表什麼,最多是證明水跟油塗在紙上的差異而已,紙張碰到水會膨脹,因為紙張裡面含有很多的纖維,這些纖維碰到水會吸水,自然在吸水後就會膨脹變形,所以紙張會皺,但是塗上油質就不同了,通常紙張裡的纖維吸在油之後,膨脹變形的幅度較小,且油脂會經由纖維間的小縫隙往下流、往旁邊擴散。這都是很自然的現象,沒什麼好大作文章的。

產品如果是乳霜狀的型態,經過加熱,本來就會融化,但還不至於馬上就會有油冒出來,除非是放在恆溫烘箱裡,經過一點點時間的靜置,它才會有機會冒出來油,如果一下下就冒出油,那也很可能是乳化的部份出了問題,或者是其它原因,也不能代表出什麼東西,而且浮出的來油,誰能確定那就是礦物油?因為只要是油都可能被浮出來而且還是混合的狀態,沒有經過分離及分析,用看、聞、塗抹,都是無法辨認。

4.面霜裝罐時,如果是填裝技術良好、質地細緻的成品,它的表層會呈現均勻光潔的形態,不會有大小孔出現。
表面光滑平整跟裝填技術無關,由這句話來看,更能證明作者根本沒看過化粧品是如何裝填的,其實當化妝品打開時,表面一定不能有異狀,例如:被挖去一塊、油水分離、有指紋、有污點等等。但是表面可以尖凸狀,或平整狀。這個化妝品的流變性有關,說白話一點就是:黏稠度跟硬度,軟一點稀一點就會變化的比較大,裝填進入容器後,就會恢復較平整的表面,硬一點黏稠一點的,就會像霜淇淋一樣稍微有個尖尖表面,這是這麼簡單。

精華素:對於液態精華素,購買時一定要注意觀察精華素的色澤和形態,如果發現有渾濁、沈澱或變色等現象,這樣的精華素已經不能使用。油性、痤瘡等易感染性皮膚的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精華素時一定要慎重,即使購買也要選擇具有消炎、殺菌作用的精華素才好。

精華素(是大陸用語吧),一個好的化粧品有渾濁、沈澱或變色等現象時,就是代表已變質,當然是不能用,就別懷疑了。

化粧品就是化粧品凡是宣稱可以消炎或殺菌都是違規及違法的,這點務必注意!而且大多這類宣稱有此功效的商品,很可能有添加偽禁藥品。 

粉底:取適量放入水中,然後觀察其反應。一般都三種情況會發生:粘在杯邊,飄在水面上,沈在杯底。這三種情況即說明了其所含的成分。好的產品是不粘杯邊,不漂浮,不沈杯底的。
a.粘在杯邊的是動物油。
b.飄在水面上的是礦物油。
c.沈在杯底的是重金屬,鉛,汞等。

又是愚蠢的一杯清水的測試法真是夠了。

彩妝:找個銀飾物,把化妝品或者彩妝抹上去,銀飾物變黑就說明化妝品裏有鉛和汞。

客人啊~這個方法不好啊!可信度很低啊!想測試的人直接跟消基會連絡或各地衛生主管機關,索取測試劑,要不要錢?我就不知道了。

卸妝乳:
挑選時要先擦點油質粉底或防水口紅.睫毛膏之類的產品在手背上,然後倒點卸妝乳抹勻,看看是否很容易和彩妝品融為一體,並且可以用面巾紙擦掉。商店裏擺放過久的卸妝乳會像豆花或是鹹豆漿一樣,有塊狀物出現。

先用彩妝或油性商品來試試?
廢話!都是專程去買卸妝商品了。
卸妝乳出現像豆花或是鹹豆漿一樣,有塊狀物出現?
那就是變質,跟擺放多久沒關係。

我的看法:
這一篇還是一無可取的白痴文,就是有這樣的文章在亂,所以才會讓消費者一頭霧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